招生热线:

(0832)3955441

11、附2--中职语文课程教案(基础模块下)

发布时间:2021-03-25 10:44:13浏览次数: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

 

        备 课 本

 

 

 

 

 

 

    业:

计算机、电子应用技术、学前教育

    别:

2019级计电高考、学前教育1

    目: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

任课教师:

钟   英



         2019    2020 学年度第      学期

 

 


 

授课计划表——————— —————————————————————3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合欢树》—————————————————————————4

第二课 《善良》——————————————————————————7

第三课 《人生的境界》———————————————————————10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科学是美丽的》——————————————————————13

第六课 《南州六月荔枝丹》—————————————————————16

第七课《飞向太空的航程》——————————————————————19

第三单元

第九课 诗二首《黄河落日》—————————————————————22

第九课 诗二首《雨巷》———————————————————————26

第十课 《雷雨(节选)——————————————————————29

第十一课《窦娥冤》—————————————————————--——33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荷塘月色》———————————————————————40

第十四课 《世间最美的坟墓》————————————————————46

第十五课 《画里阴晴》———————————————————————51

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 《边城(节选)》——————————————————---55

第十八课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58

第十九课 《士兵突击(节选)》———————————————————60

第六单元

第二十一课 唐诗二首 《将进酒》———————————————————63

第二十一课 唐诗二首 《琵琶行(并序)》———————————————68

第二十二课 宋词二首 《雨霖铃》———————————————————71

第二十二课 宋词二首 《念奴娇 赤壁怀古》——————————————74


              授课计划表

周次

序号

章节名称及主要内容

授课节数

作业、实验、考核

备注

1-3

1

第一单元:提高对真善美的感悟、发现和追求;掌握记叙文中叙事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提高搜集、筛选、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

18

课后练习、

练习册、

记叙文写作

观察周围环境问题


4-6

2

第二单元:理解和感受科学之美,提高审美能力;掌握应用文中启示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8

课后练习、

练习册、

启示写作、

学生交谈


7-9

3

第三单元: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戏剧和古代散文。感受诗歌中丰富的情感;把握戏剧的情节和语言,欣赏戏剧人物形象,了解戏剧冲突;感悟古代散文的语言魅力;掌握“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18

课后练习、

练习册、

记叙文写作、

课本剧表演


10

4

期中检测

2



11-13

5

第四单元:提高散文的欣赏能力,通过事物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感悟与思考;掌握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意识;培养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演讲能力。

18

课后练习、

练习册、

议论文写作、

学生演讲


13-15

6

第五单元:提高对小说的阅读欣赏能力,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掌握“通知”的写作能力;提高即席发言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初步规划职业的能力。

18

课后练习、

练习册、

写一份通知


16-18

7

第六单元:培养学生对古诗文欣赏的兴趣和能力,体会古诗文丰富的情感意蕴和优美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让学生掌握应聘的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文章的修改”和“应用文  计划”;培养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8

课后练习、

练习册、

背诵、

写一份学习计划

 


19

8

期末复习

6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教案

教学内容

1

主题

合欢树

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思路,

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与方法

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材分析

 

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前准备

PPT课件等

 

     

一、导入

导语:39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的罗斯福,4次当选美国总统,为美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坐在轮椅上生活和思考的科学家霍金向人类贡献了伟大的黑洞理论;在中国,也有一位作家,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不幸瘫痪,但他如“凤凰涅磐”一般坚强地站立起来,用他的笔书写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就是史铁生。

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感知课文

二、请同学自由读课文

1、勾画生字词

2、引导提问

1)课文都写了哪些事?

2)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①我作文比赛得奖,引来母亲对儿时作文的表白。

②我腿残废,母亲帮我寻医问药。

③我想写作,母亲给我借书。

④母亲照料合欢树。

⑤我不敢看又想去看合欢树。

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三、品味语句,品味感情

勾画最令你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叙事中传达感情的。

[示例]1、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2、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3、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4、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5、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

师生互相交流

1句:“全副心思”“到处”“总能”体会母亲为了治疗而奔波不厌其烦的态度。

2句:“惊惶”“昼夜守着”及语言描写的语句都很好地表现“我”病情不好时母亲的心情及她奋力同病魔抗争的形象。

3句:“到处”“顶着风或冒着雪”表现母亲看到“我”对生活有了新的企盼,又是希望又是无奈。鼓励我写作,也是对人生的激励和劝勉,只不过能让我摆脱精神上的痛,一切的努力都值得。

4句:“她心里太苦了”表现了母亲的艰难,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深深的理解、思恋和怀念。

5句:此时合欢树是“我”的化身,是母亲希望的寄托,对生命的期待和憧憬。

四、看书质疑凿深作品

师引导补充: 1、母亲去世后,为什么“我”开始不愿看合欢树,后来又想去看合欢树?

2、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这句话。

 

3、课文写合欢树的树影,写刚刚出生的瞪着眼睛看树影的孩子有什么作用?

4、有同学说既然写的是母亲,干脆就以《我的母亲》为题好了,你怎么看呢?(合欢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1、“我”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想去看看合欢树,但是又怕睹物思人,几次都借故走开了。最后终究抵挡不住对合欢树的牵挂,对母亲的怀念,又去看了合欢树,从这一“离”一“去”的过程中折射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那份深深的眷恋。此时的合欢树已经成了母亲的化身。

2、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作者在逆境中更坚强。

3、有衬托渲染的作用,衬托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树影会触发童年的记忆,混合着幻想的诗意,关联着难忘的亲人!

4、合欢树寄托了母亲对生

 

年龄           “我”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做裙子

      二十岁          双腿残废       做各种事情

三十岁          小说发表       不在人世

三十多岁        聊起合欢树      已死多年

屏幕显示保加利亚作家海托夫的文章:《趁双亲还在》

直到中学毕业,我才意识到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对他充满感激和惋惜之情。因此,我下定决心,只要拿到我挣来的第一笔钱,我就给他买些苹果。因为他需要这样的营养品,在我家居住的巴尔干山村是买不到苹果的。我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终于在一个春日,得知了父亲于夜间逝世的噩耗……直到现在,在我父亲逝世二十多年以后,那些未买的苹果依然如鲠在喉。

面对至爱自己和自己至爱的亲人,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要趁早。

作业:结合学习本文的感悟,写一篇《重读……的爱》的随笔,500字左右。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不论年长年少,也不论天涯海角,单飞后心的另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不尽思念。母爱、母子的深情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身体健康的人尚且如此,作为一名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对母爱更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希望通过我们阅读,能够读出史铁生静若止水的语言下深藏着的深厚情感,能从波澜不兴中一窥潜流汹涌。

但愿我们都有一颗善于感悟真诚的心灵,从生活的点滴中去感受父母、老师、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给予我们的深情厚意!

 

 

教学内容

2

主题

善良

1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学习作者严密的论证方法。

 

与方法

培养搜索信息的能力,能抓住关键句;能揣摩作者的思维流程,领会重要句子的含义;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讨善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讨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教材分析

 

1、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及作用。

2、认识善良的意义,在生活中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

 

对生活中有些现象的认识

教前准备

搜集有关“善良”的故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教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人人都坚守善良,幸福之花将处处开放。’当代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在强调斗争的年代,被错划为右派,然后被‘自我流放’到新疆生活了十几年才得以回到北京。可是他在一场场的政治运动中劫后余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善良,而是更加感到善良的可贵,升华了对善良的认识。他就是王蒙。”
  二、王蒙及其作品的介绍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阅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维流程。
  2、字词积累:
  ① 字音:不足恃(shì) 滥(làn)恶  圭(guī)臬(niè) 稚(zhì)弱

 

字形:恃才傲物  对峙   凄厉  励精图治    

弘扬  一泓深潭  参透  渗透  迷彩服 

兴高采烈    负隅抵抗  喁喁私语 

3、理清文章思路:(请学生归纳,教师点拨)
  第一部分(1—4) 针对社会生活中善良似乎过时,善良被看作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第二部分(5—11)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并把善良与凶恶作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第三部分(12)总结强调自己喜欢善良, ¬并且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四、重点探究,分析理解(学生思考,举手发言)
  1、本文为什么用大量篇幅深入挖掘两个寓言故事?
  明确:作者从两个有关善良的传统故事切入话题,这样不仅能获得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而且这样切入,使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突兀,有说服力,这也恰恰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从逆向的角度使人们认识到施与善良的必要性,为下文的论述做了准备。
  2、第6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明确:排比    喜欢—欢迎—向往表现迫切之情。“……才(有)能……”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表示善良是必要的条件,强调了善良对于幸福和平、天下太平的重要性。
  3、在文中找出“善良”和“凶恶”作对比的段落。
  ① 第5自然段:
  凶恶……善良
  强大……稚弱

毫不犹豫……不设防
  无所不为……有所不为
  武器多……武器少
  作用:取材于生活,让人产生共鸣。
  ②第8自然段
  阐述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见解独到,醒人耳目。这是作者根据自己坎坷的生活经历悟出的哲理,它能帮助人们解开心中的郁结,更坚信善良,坚守善良。
  4、小结主旨:本文围绕善良这一话题,通过对比论证,阐明了善良的重要意义、作用、属性和本质,暗示了新形势下人们应该学会善良的道理,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时代感。
 
 

 

五、联系现实,发散思维
  1
、说说课文中你最有感触的一句话。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2、联系生活,讨论交流:
  ① 请说说在你周围发生过有关善良的故事。

你曾经有过“好心没好报”的经历吗?你是怎么对待的?  
  (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加以情感上的引导)
  3、思维的诗意拓展:善良是什么颜色?
  (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朗读有关善良的名言。


 
六、教师提出希望:从今天起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

 

     树靶子   善良过了时     1          

             善良不足恃     2 

驳:我们不能以凶恶之心

善良                       对待一切          3—4

善良的作用或力量       5—7

善良的内涵和外延      8—11

总结:善良必胜

 

本周周记:请以善良为话题,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1、作为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自己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2、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要自觉践行新课程理念,放下师道尊严,和学生进行互动,共同解读文本,感悟、探究课文内容。

3、教学课前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应备学生,备学法,注意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可操作性,要有教学机智。

 

 

 

 

教学内容

3

主题

人生的境界

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与方法

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对人生进行思考与解读,思索

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明白“人人可以为尧舜”,只要认真做好自己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就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材分析

 

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对人生进行思考与解读,思索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

 

1.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深刻理解四种境界。

2.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前准备

PPT课件

 

     

一、教学导入:
     
在生活中,面对一些人或事,我们经常会发表意见,或是感慨万分,或是啧啧称赞,或是义愤填膺,等等。我们发现,甚至对同一件事,人们的处事态度也会有很大分别。为什么呢?我们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素质真的是有高有低。殊不知,这里的素质高低就是人生境界的高低。什么是人生境界,是什么造成人生境界的高低,我们该如何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教诲吧。
  二、作者介绍: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


 

科学学部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三、预习检测:
  1.选词填空: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   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 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  
 
中国哲学总是 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  
  A.程度 严肃 趋向 B.程度 严格 倾向
  C.水平 严肃 倾向 D.水平 严格 趋向
  2.作者所认为的哲学的任务概括地说是什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提示:作者认为中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哲学要使人觉解道德原理,从而达到道德境界。哲学要使人了解宇宙,从而达到天地境界。  
  四、文意概括:(板书)
      本文围绕“哲学的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逐层深入地阐述了人生的不同境界,明确了哲学的崇高任务——即教给人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并由此引出中国哲学的特征,展望了中国哲学的贡献。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并简要作答,是提高人的 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阐述人生四种不同的境界。
  第三部分(第8~12自然段):照应第1自然段。  

因此,从文章的整个思路看,是层层深入的,纵深至中国哲学的特点及发展,文章不仅深刻,而且旁征博引,容量极大;横断面上剖析了人的四种境界、中外哲学思想的相通之处,因而形成了思维缜密、纵横交错的结构特点。  
  五、语句研读:
  1.“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不也是一种知识吗?为什么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
      注意“知识”前面的定语,说的是“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于实际的知识。而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

 

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宇宙观的理论形式,它的任务在于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而不在于增加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实际的知识。  
  2.“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觉解”是什么意思?这一句意味着没有这种觉解,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为什么意义的有无决定于党解与否?
      看有关的句子可以理解“觉解”的意思。上一句说“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倒数第二段中说:“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觉”者,悟也,就是觉悟,明白。觉解,就是觉悟,了解。说对于他有没有意义,说的是,主观上不认识,觉解不到某种意义,就是处在“无明状态”,那么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某种意义了。
  3. 为什么生活在功利境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后面一句说,“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这就是说,他单有利己的动机,至于行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是有利于他人。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不道德。这里所说的利己的动机,跟损人利己还是有区别的。

六、讨论。依冯友兰先生的看法,你认为老庄哲学在中国的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讨论,引导学生抓住老庄哲学的一些观点去分析,使之大胆阐释自己的看法)  

0[_O_%1L2MZ7P1N]6H(]GEA


 
完成课后练习三之后,写一篇小评论,说说我们应该读怎样的哲学,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留作课后作业 )

启发式教学的运用,给学生留有探讨的余地,又注重人文教育,让我重新认识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不足之处:1.留给学生阅读及思考的时间较为仓促,学生未能形成自己的观点。

2.发散思维拓展不到位。3.文化修养渗透力不够。

 

 

教学内容

5

主题

科学是美丽的

1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1、学习作者从论证中心出发着重领会科学家、艺术家以多种形式展示科学之美的实例从而使读者间接感受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2、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3、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之美从而转变对科学的认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与方法

 

1学习作者从论证中心出发着重领会科学家、艺术家以多种形式展示科学之美的实例从而使读者间接感受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2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3、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之美从而转变对科学的认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之美从而转变对科学的认识激发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材分析

 

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完整深入地领会它们的含义;

 

 

掌握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并提高表述的完整性与规范化;

 

教前准备

Ppt课件

 

一、导入

一提到科学,我们就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一讲到从事这一行的科学家我们也总觉得他们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有位科普作家——沈致远将会告诉你:科学是美丽的。

 

二、课文分析

1.通读全文,字词疏通

2.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提出论点“科学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的。

   第二部分(3-10)以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论证科学之美。

   第三部分(11-14)探讨科学美之源泉: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

 

3.总结全文思路:提出观点----阐述理由-----得出结论

4.重点部分探讨:为说明科学是美丽的,作者列举了那些理由,陈述了那些事实?

  ——三部分理由:天文物理学、物理学、数学

      事实:画家用中国画表现科学美

            科学家威廉斯用诗歌、乐曲、舞蹈

            现代派雕塑家和画家表现了几何形体的视觉美

        电子云、叶绿素、DNA、纳米等研究对象也是美丽的

      全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课堂重点)

5.重点语句的理解

   A.第一自然段的手法和作用--------先抑后扬   引起读者兴趣

   B.第二段开头问句------设问句   作用上强调,模拟读者语气,为下面正面立论做铺垫

   C.第三段中运用的句式------排比反问句式

   D.结尾的叹号和问号作用------感叹号加强反问力度;问号与读者对话、交流,既表现作者的自信,有不失对读者的尊重。

 

 


 

 

 

三、写作特色

    1.思路清晰

    2.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例证)、祥略得当

    3.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夹叙嘉议

4.语言风格:既准确、严密,有活泼、生动

 

 

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提出论点“科学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的。

   第二部分(3-10)以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论证科学之美。

   第三部分(11-14)探讨科学美之源泉: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

总结全文思路:提出观点----阐述理由-----得出结论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具体演示,观察理解科学美的各种表现形态、著名科学家的生活趣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自始至终地处在浓厚的观察兴趣和积极的思维王国里。通过丰富的想像,生动活泼、准确得当地表达出来。

通过学习和观察,学生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多层次、多角度地使想像在作文过程中开拓思路、强化情感,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隆昌县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6

主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

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
.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与方法

1.整体感知课文,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科技说明文的能力。
  2
.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3
.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理解文中引用的诗歌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教前准备

PPT课件

 

     

课前背诵: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鸣,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导语设计:
    
由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域差异,使得气候、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南方有一种水果——荔枝,这种被称作果中珍品的水果北方是没有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二、作者及文体:
 
作者简介: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文体介绍:
   
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它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
.字词正音:
 
zēng(古代丝织品的通称) ráng(瓤子) (甜酒) lào(用乳汁 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 náng(口袋) (烟起貌) (福建莆田县)
  2
.词语补释:
 
龟裂: jūnliè呈现许多裂纹。(龟甲guījiá  
 
幅员:领土面积。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使动用法)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不了了之:把问题放在一边,就算了事。了: 完成。了(第二个): 了结、结束。
 
逼真:极象真的;真切。
 
绚丽:灿烂美丽。
 
渣滓: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福气、运气。
 
四、强调引用这一方法的重要性。
  1.
请同学们用一两个词表达一下对这种文体的直观感受?
 
明确:知识量大、说理性强、条理清楚、平实、
       
单调、乏味。
  2.
这篇文章有干巴巴的感受吗?
 
明确:没有。
  3.
当然,这是一篇如假包换的说明文,但为什么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明确:文章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典故,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感觉清新活泼。
  4.
我们学过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等。
       
引用就是其中一种,在本文中更是大放异彩。当然作者并没有一味的只使用引用这种说明方法,其他方法也都有使用。
 
五、由说明方法入手具体分析文意,学生从文中找出引用的诗词典故。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一)引出说明对象
 
外形:外壳颜色形状大小
 
荔枝果
 
果实:壳膜瓤肉特性果核
 
(二)荔枝的生态 荔枝花      花期花形花色
 
(三)荔枝的生产:产地树谱移植产销
   
六、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试说说文章的说明顺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本文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按照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写。课文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特征,次要介绍生产情况。在介绍果实时,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又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这样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说明了有关它的其他知识。


   
         (一)引出说明对象          外形:外壳颜色形状大小
                          
荔枝果      
                                    
果实:壳膜瓤肉特性果核
           
(二)荔枝的生态                              
                          
荔枝花    花期花形花色
           
(三)荔枝的生产:产地树谱移植产销       

 

1.诵本文中的诗文。
  2.
认为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何处?
 
 

在说明荔枝的外部形态时,则按壳面的构造——色泽——外形——大小及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而介绍内部构造时又是按壳膜--果肉--果核从外到内的顺序。这样写来,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隆昌县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7

主题

飞向太空的航程

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与方法

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教材分析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教前准备

学生通过互联网报纸查找有关“飞天”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三、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介绍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2.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明确】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10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的都是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经过,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等,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在这一段回顾中,有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需要把握:

  一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六是“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四、分析与探究

  1.【提问】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明确】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提问】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view

A、编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
  B
、写一则新闻。

 

从结构走入新闻,学生完成了他们可以完成的事情(读懂新闻、读对新闻);从结构走出新闻套路,学生完成了他们以为自己完不成的事情(写新闻、说新闻)。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9

主题

黄河落日

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体验能力

2、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

 

与方法

朗读、讨论、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关键诗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意象的理解

教前准备

PPT课件

 

     

一、留神初读
     
引入新课
  二、走近作者

诗人李瑛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杰出的军旅诗人。他不仅写军旅题材的诗歌,而且他的诗歌早已超越军旅诗歌范畴。到目前为止,他写了五十多部诗集,可谓是高产的作家。他的《枣林村集》乡土气息浓厚,语言细腻形象,他的《野战诗集》不仅描写战场,而且也描写哨所,海防。

他的书写题材广泛,历经了八十多年生活,工作经验的积累,也经历共和国的风风雨雨,的诗作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也是一座当代文学诗史上的里程碑

 

三、感知、研习诗歌

1.正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3.指定学生朗读全诗,教师指导。

4.整体把握:诗歌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从“等了五千年”到“凝重的沉入滚滚浊波。”

第二部分:从“淡了,帆影”到“竟如此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从“醉了洪波”到“古东方一个英雄民族的史诗和传说。”

第四部分:从“远了,马鸣”到最后。

(1 )提问,我们诗歌的标题是《黄河落日》, 请大家阅读第一 部分,看看诗中所写的对象有黄河吗?在哪些诗句中能找到。有落日吗?在哪些诗句中能找到。

学生们找出书写黄河落日的诗句。

(2 )继续思考,第二部分中书写对象主要是黄河还是落日,或者二者都有。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呢?请学生们给出理由。

5.研读,分析各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小节, 第一句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请大家说一下是谁等了五千年,这庄严的一刻是什么时刻?

让我们等了五千年,那一定是一个不一般的,非凡的时刻,大家想想这应该是什么时刻?

明确,是新中国成立的时刻。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那大家可以想到这一层主要写什么内容?

这一层次诗人主要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不仅在黄土高原,而且整个华夏大地都被染红了。“太阳,也风风火火”起来,落入了滚滚的浊波,大家可以猜想一下,这里的滚滚的浊波,应该暗指什么?

一个浊字,没用清字,说明是深重的苦难,不堪回首的过去。

诗的第二层次,从“淡了帆影,远了渔歌到"竟如此惊心动魄”。这一层次有哪些具体的意象?这些意象是黄河的还是落日的?

 

诗人通过黄河上的帆影、渔船的远去、大地的沉默以及凝思的树、严肃鹰、陡峭的土壁、蒿艾的气息、 枯黄的草色、绛红的狂涛等一系列意象 ,来展示黄河的美。

 

“九万面旌旗"在中华大地上翻卷,   想想这-层主要是写黄河,我一句有修辞手法吗,有的话,是什么修辞?

是将黄河波浪比喻成旌旗,写出了黄河的波浪滔天的气势。

“九万面鼙鼓云锣'-句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想想,又是什么修辞呢、你能分析一下吗?这一节主要写黄河,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黄河波浪的特点,应该是什么?

“惊心动魄”

这一节在写黄河之美,再具体一点的话,是写黄河的什么美?   (阳刚之美或雄壮之美,惊心动魄之美也行。

 


 

 

第三层次,从“醉了,洪波,了雷火”到“一个英雄民族史诗和传说”。这一层次主要写太阳,我们读一下直接写太阳的诗句。

“辛勤地跋涉了一天的太阳坐在大河上回忆走过的路”

诗人以太阳为象征,大家想想,象征谁呢?象征中华民族。这一节诗是写中华民族的过去还是现在?从哪句话能够看出来?

历史已成废墟草滩,爝火峥嵘的山,固执的裸露着筋络和骨骼,黄土层沉积着古东方一个英雄民族的史诗和传说。这个民族跋涉之路是如此艰难,历史已成废墟,新的时代已经开始。

诗的第四层,我觉得一开始的八个字很有暗示性 ,我们来读一下。 “远了马鸣,断了长戈”。

远了马鸣,即远离了战马嘶鸣;断了长戈,戈是兵器,即不用兵器,那就是远离战争。既然远离了战争,那我们就是在走向和平。还在后面专门提到一个朝代,大家看看是哪个朝代?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不一样?(强大)

由此我们可知道 ,-层次是写我们的祖国在走向和平走向强大。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下《黄河落日》吧。

 

第二课时(略)

 

 



  (1)
能够有感情地背诵全篇诗歌。

(2)阅读李瑛的《长江夕照》,尝试运用在本课所学的“勾画意象、概括特点、组合品味意象群、得出内涵和情感”的思路,用300~400字的篇幅,赏析这首诗歌。
 
 

这课活跃了学生的多种器官,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一节课里获得了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较紧,学生对课文的拓展,还不够深入。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9

主题

雨巷

1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体验能力

2、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

 

与方法

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材分析

 

分析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分析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前准备


 

     

一、走近雨巷,留神初读
 
1、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再别了康桥,熬过了《黑八月》,现在,让我们走进江南的雨巷,体验诗人戴望舒独自在雨巷彷徨的情景,然后走进中央电视台转播大厅,聆听《雨巷》诗朗诵。  
  2、播放视频: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
  3、齐读课文,留心下边三个问题: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4、讨论明确: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生1:这是一首爱情诗。
  生2: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屏幕显示作者简介]:戴望舒,现代派诗人。前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  
  《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
  诗中写了油纸伞、我、雨巷、 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
  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生1:我喜欢“她是有  /  丁香一样的颜色,  /  丁香一样的芬芳,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  哀怨又彷徨;”这句诗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丁香姑娘美丽的外貌、高尚的品格,忧愁的心境。“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生2:“撑着油纸伞, 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我希望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前后呼应,富有音乐感、节奏美。  
  生3:“到了颓圮的篱墙,  /  走尽这雨巷。”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背景是黑暗的。  
  二、徜徉雨巷,品味精读
 
1、 理清思路[学生口头回答,屏幕逐步显示下边内容]: 见板书
 
讨论后归纳:我是一个有所追求的青年。
  2
品味语言[屏幕显示下边词语]
 
我:  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雨巷:  悠长、寂寥、颓圮、哀曲、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
教师口头提示]:这些词语是表示动作、情绪、物态的,选出你认为用得很好的来说说。
  [
学生答问]
  “
希望,写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是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
  “
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诗人的伤感、迷惘。
 
三、走出雨巷,拓展研读
 
1、说说丁香姑娘形象
  [
教师归纳,屏幕上显示下边的文字]

她美丽,高洁、飘缈、哀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仅供参考)
  3
、学唱歌曲
 
播放视频:《雨巷》歌(刘天华作曲,罗京、虞梦唱),学生跟随着吟唱。
  4
、小结
 
这节课我们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初读课文,了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征意义的抒情诗,写了六个意象;进一步品味精读,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品味了诗歌的内容,把握了诗歌的特色;同学们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经历来分析丁香姑娘形象,最后,同唱《雨巷》歌,得到了美的享受。通过练习和课外阅读,我们的学习会进
 
一步拓展延伸。今后阅读欣赏时歌时可按照初读、精读、研读这三个步骤来进行。

 

我  希望逢着   丁香姑娘   走近   我

(追求)   飘过    我身旁

到了    篱墙
 
(照应)走尽   雨巷  

  希望飘过   丁香姑娘
 
(继续追求)


 
题目:《雨巷》已谱成歌曲,改成歌词的文字与原诗略有不同,欣赏歌曲之后,找出改动的地方,书面写出对此改动的看法。(课内欣赏歌曲,课后写到语文作业本上)
 
 

这课符合新课标的理念,采用三读的方法,精选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利用泡泡、视频、音频、电影剪辑手段做出精美的课件,加上执教老师在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把观赏、朗读、阅读、理解、体验、口头表达、深情吟唱、延伸、拓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活跃了学生的多种器官,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一节课里获得了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较紧,学生对课文的拓展,比如对丁香姑娘形象的分析还不够深入。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10

主题

雷雨

1.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1.明确识记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简介。

 

与方法

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3.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教材分析

 

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情。

2.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性。

教前准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介绍。

3.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龙须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茶馆》让我们默默难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曾引起轰动的《雷雨》,因为它是上个世纪30年代时作家曹禺为我们勾勒出的一幅图卷,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


 

二、解题

1.戏剧知识介绍

戏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按结构规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按题材和年代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现代剧、历史剧等。

2.作者介绍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女子作《雷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他们应召回国。其后他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3.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作者把三十多年间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从当天中午延至午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封建资本家周朴园之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繁漪出于嫉妒,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而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的侍女,她正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却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的工人代表,正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同时在这天下午激化,趋向高潮。经过一番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了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也送了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而这一切都是在雷雨之夜进行的,这就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变革中国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雷雨》剧情片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熟悉节选部分的剧情。(有条件的可在课前观看电影《雷雨》)

3.提问:《雷雨》第二幕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哪几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这一幕出场人物主要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这四个人原本是一家,分别为夫妻、父(母)子、兄弟的关系。但30年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已超出了家庭、血缘的意义,表现为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尖锐的阶级冲突。

4.提问:本课一共节选了两场戏,试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

学生思考后明确:

第一场戏:写三十多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再次相见。意外相见,二人之间展开了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

文本框: 教  学  过   程第二场戏:写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的相见。父子相见,却是仇人,血的控诉,让人不忍卒听;母子相见,却无法相认,还不能不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本场主要是由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展开的矛盾冲突。

四、课堂小结

欣赏戏剧作品,首先应了解戏剧的发展等有关知识。在对剧本这种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应着重阅读剧本,了解作品的戏剧冲突,看哪些冲突是主要的,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进而明确这样的冲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雷雨(节选)(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具体研习课文

1.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1)自开头至“周朴园:……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悔的”为第一场。指定一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第一场的情节。要求叙述时尽量详细点。

2)提问: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如何?侍萍因何遭遗弃并于大年三十的晚上投河?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然后讨论、分析,教师巡回点拨。

3)提问:周朴园对“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有怎样的变化?这反映了怎样的阶级矛盾?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体会前后的变化,感受其间存在的阶级矛盾。

4)学生思考:周朴园三十年来所做的一切(打听下落,保留旧家具,记住生日等),可看出他对侍萍是真情,还是假意呢?

5)品读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的段落,思考侍萍因何欲言又止?

明确:在周萍打了鲁大海两个嘴巴后,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断断续续的一句话,道出了人物复杂

 

的心理变化过程:鲁侍萍迫切想见到自己阔别三十年的儿子,却没想 到竟看到了如此令人痛心的场面。她的感情由“想念”一下变成了“愤慨”。因为一道森严的阶级壁垒已经横在她面前。阶级的对立,使她再也不能叫出“萍儿”这个长久在心底呼唤的名字了。

6)学生默读周朴园与鲁大海相见的场面,思考父子因何反目成仇?

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精读有关周朴园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并把对周朴园性格特点概括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梳理。

2)精读有关鲁侍萍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3)细读有关鲁大海的语句,体会鲁大海的性格特征。

三、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雷雨》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是在命运的困顿中苦苦挣扎而又难逃摧残和拷打的人性,因此,《雷雨》也是一出人性悲剧。对周朴园这个人物,我们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应看到其悲剧的一面,应看到其性格的复杂性。不能一味地因循前人对他的看法,要从人性悲剧的角度挖掘其性格的另一面。

课文节选自《雷雨》第二幕,由两个情节组成。

第一场: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再次相见。

1层: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相遇述旧怨)

2层:周朴园和鲁侍萍“交锋”——(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针锋相对的斗争冲突。

矛盾的冲突:

⑴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⑵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焦点——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第一课时作业

1.课下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2.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作业

1.继续准备戏剧表演。由课代表组织同学准备道具。

2.自行组织小组,准备“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的辩论资料

 

 1、教学贴近儿童生活的教材内容时,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富于想象力,

 2、开展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迁移运用,能更好地指导孩子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语文水平。

 

隆昌县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11

主题

窦娥冤

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与方法

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学生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题。

2.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

3.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教材分析

 

鉴赏分析人物形象

 

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

教前准备

PPT课件

 

     

一、勾线提要、知识引领

1.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列于中国十大悲剧第一位的《窦娥冤》就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2.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⑴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⑵元代杂剧。

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末、旦、净、杂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杂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叫旦本。

男角色称末,分正末(男主角)、副末(又叫冲末,男配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女角色称旦,分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有男有女。

杂:包括细酸(穷秀才)、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等。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也叫曲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武打和舞蹈。如“做哭科”“做笑科”等。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的宫调写成。共分“五宫四调”: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大石调、双调、越调、商调。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

⑶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清·李  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昇     《雷峰塔》清·方成培

⑷元代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  白朴《墙头马上》

王实甫的《西厢记》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⑸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    《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濂

《玉簪记》-明·高濂    《风筝误》-清·李渔

3.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与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共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即《窦娥冤》,其他著名作品还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等。其中,《窦娥冤》又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4.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二、诵读感知、理清内容

1.剧情简介

《窦娥冤》的剧本结构就是典型的四折一楔子。楔子相当于序幕,第一折相当于故事的开端,第二折相当于故事的发展,第三折相当于故事的高潮,第四折就是故事的结局。

楔子:女主角窦端云自小因为父亲窦天章为了考功名而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儿媳妇(即童养媳),并改名窦娥。

第一折: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子俩所救。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

第二折: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张驴儿以告发企图勒死蔡婆之事威胁,向赛卢医讨来毒药),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药死张驴儿父亲,被判斩刑。

第三折:窦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第四折: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录用,张驴儿斩首,窦娥冤情得以昭彰。最后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窦天章能够将亲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全剧结束。

2.诵读感知:播放课文朗诵。

3.字词检测

(1)字音(见课件)

(2)积累词语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

负屈衔冤:即含冤,承受委屈。

杳无音信:远得不见踪影,也没有音信。

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势行事。

孤身只影:孤单一人,只留影子。形容孤独一人。

古陌荒阡:指荒凉的地方,即荒郊野外。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苌弘化碧:形容受冤而死或忠心不泯。

望帝啼鹃: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4.节选部分中共出现多少曲牌?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属于正宫宫调。

5.用简洁的短语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并说说重点表现了窦娥的什么。

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重点表现窦娥的冤、怨、悲、愤。

三、分析研讨、重点突破

1.引入:为什么说窦娥冤,她冤在哪里?身陷冤情的窦娥有什么表现?下面我们来探讨课文。

2.深入文本:第三折可以分为几个场景?

明确:可分为三个场景:

赴法场 怨天(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见蔡婆 遗嘱(窦娥告别婆婆)

在刑场 誓愿(窦娥立下三桩誓愿)

⑴女生齐读[端正好],思考:此曲中哪些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

明确:“没来由”“不提防” 可见窦娥是冤枉的,是蒙冤。“动地惊天”表明她冤屈之深,临刑前不禁要将天地生埋怨。 ( 板书:冤)

⑵在把握剧情的基础上揣摩试读[滚绣球],思考:窦娥为何埋怨天地?

女生读,男生点评。男生读,老师点评。

感情是:信赖(天地)——怀疑(天地)——控诉(天地)——悲愤。        

明确:窦娥和婆婆在生活上相依为命,年仅二十的她只想安安分分地守自己的寡,苦度青春,但做个顺民而不得,真冤啊!冤之极,怨天地。明为怨天地,实为诉说自己蒙受了冤屈。 ( 板书:怨)

⑶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可为什么屈招?又怎甘心忍受这冤屈?

明确:屈招是怕婆婆受刑。真善良啊。

善良的性格还体现在什么样的情节安排上?

明确: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伤心、临刑前对婆婆的叮嘱上……

这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又富于牺牲精神的有价值的女子啊!

教师总结:鲁迅曾四次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 衬出反动政府的凶残。窦娥越善良越显有价值,显冤屈之深。人们不由不为三岁丧,、七岁离父做童养媳,二十岁即守寡三年,遵守礼法、苦度青春的弱女子一洒同情之泪。

善而蒙冤又忍冤,令人悲痛。(板书:悲)

3.合作探究

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发下三桩誓愿。

分角色朗读(一男生扮监斩官,一女生扮对白中窦娥,一女生读三桩誓愿。)

其他同学思考:三桩誓愿是如何从时间、空间、地点及监斩官态度来写的。

探究问题:逐一填表一:(见课件)

探究问题:逐一填表二:(见课件)

窦娥发三桩誓愿,是在鸣冤,让世人知道她被迫蒙冤、忍冤。并且表达出了她的愤怒之情。(板书:愤)

教师总结:窦娥还希望感动天地,惩治邪恶。被毁灭的过程,就是抗争的过程。

4.形象概括

⑴播放三大誓愿视频。

⑵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强欺弱、恶欺善的社会现实。

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

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孝顺和善良。

⑶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打成招,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聩。这样,我们就会深刻地体会出窦娥所唱的[滚绣球]这曲子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是那样的入木三分,以及深刻地感受到窦娥对黑暗现实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是那样的震撼心灵。

⑷窦娥形象总结:善良,孝顺;不甘屈辱,不畏强暴,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对亲人细致体贴,对多舛命运勇敢抗争。在窦娥身上,既有封建思想的烙印,又有反抗性格的影子。

对联概括:

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

5.手法探究

窦娥许下的三桩誓愿最终得以应验,可现实生活中这反常的情况是不可能实现的。反常是能说明她冤,可这不是封建迷信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明确:从艺术上看,大胆想象、夸张,属浪漫主义手法。《孔雀东南飞》中“化鸟”,《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化蝶”,都让苦难中的人们悲苦的心理得到一丝慰藉。屠刀砍了窦娥,但砍不倒天理;邪恶毁灭了窦娥,但战胜不了正义。

四、总结概括、拓展提升

1.主题探讨

⑴概括戏剧冲突

《窦娥冤》的戏剧冲突,体现在三个层面:社会冲突、道德冲突、意志冲突。与张驴儿冲突:守贞守节的传统道德和蹂躏贞洁的不道德上的冲突;与梼杌的冲突:孝顺的传统美德与为官贪酷的社会冲突。

⑵善良孝顺的窦娥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命运,她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

①窦天章典卖女儿;

②蔡婆婆放高利贷和买她作童养媳;

③丈夫的夭折;

④蔡婆的引狼入室;

⑤张驴儿的陷害;

⑥桃杌的贪赃枉法,屈打成招,滥施刑罚,草菅人命—→是黑暗的封建社会。

个人悲剧:高利贷剥削、流氓地痞横行。 

社会悲剧:贪官污吏草菅人命。

⑶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法制黑暗,官吏昏聩。 

⑷窦娥相信青天,相信苍天有眼,老天会给她一个公道,为什么被贪赃官吏屈判死罪时却要指天斥地怨鬼神呢?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在窦娥的时代里,人民深受君权的迫害和神权的束缚,因为在封建道德中,皇帝(天子)是上天意志在人间的体现,人民是相信“天地鬼神明察人世是非,主持人间正道”的,而封建官吏也往往以“青天”自居。窦娥生在窦天章这个落魄书生之家,深受政权与神权的影响,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给窦娥时,她依然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只是临上刑场时,她方才清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社会真面目。于是,在《滚绣球》中,她猛烈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好人不长命,坏人活万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到处都是。窦娥对鬼神的大胆谴责,对天地的斥骂,实际是对现实社会黑暗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⑸主题归纳: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以及在它的庇护下流氓恶棍的横行;也反映了人民深重的苦难和坚定的反抗精神。从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这部剧称得上是元代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只有推翻这一制度,劳动人民才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

2.拓展探究

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窦娥能幸福地生活着。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叶宪祖这样一改,真正符合了大家的愿望,不知大家有何感想。请讨论一下: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如此一改,虽然符合了人们的愿望,但削弱了原剧的战斗性,而流于一般戏曲的大团圆结局的俗套。

这样改,说明叶宪祖老先生并没有读懂原剧的意思,或者是他有意篡改原意,拍封建统治者的马屁,把一出控诉封建统治者迫害无辜百姓的悲剧,蜕变成一出歌颂神明、歌颂清官的庸俗喜剧。

3.比较提升

解读刘兰芝、祥林嫂、窦娥几位女性形象,谁更有反抗精神?

刘兰芝: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要求也无济于事,事情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遣归”,早早起来“严妆”,把自己打扮得美艳动人。刘兰芝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极强的自尊心、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的特点。

祥林嫂和窦娥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宗教思想的影响,但从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各异。在窦娥的身上,表现出百折不回、生死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这是祥林嫂无法企及的。

 

 

 

在文学世界里,我们阅读一个人物应该深入他的内心,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他的心,然后,我们就能成就一颗善感的心灵。请揣摩窦娥这个人物,以“窦娥,我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从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从学生行为和师生互动方面,整体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为学生创设情境,设置张扬学生个性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老师做到了尊重学生,赞赏学生。让学生在切身体验时,有获得成功的感觉。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声中更加坚定自信心,并且结合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引申到课下继续研讨,调动了学生可持续性学习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发展能力。如果我在课堂上,我调动学生的时候再放开一些,完全相信学生,课堂效果会更好。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13

主题

荷塘月色

4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与方法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教材分析

 

(1)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2)通感的修辞手法

 

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

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   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教前准备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1)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2)用词句美、 语言美。


 

3)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①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②: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问题(4).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问题(5) 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画面很美。

(2)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

⑶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⑸  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 ,一个拟人。

①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②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③“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④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⑤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     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 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 “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文本框: 教  学  过   程“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 “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6)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 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7).出示知识图示。

(8)再次诵读第四段。

(9)作业: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第二课时

目标:赏析五六段的画面美、语言美。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
  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
  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以流水作比 ,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2)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   ,雾的轻飘壮。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5.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   的意境。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文本框: 教  学  过   程(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   化静为动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   以动衬静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  动静结合、

(4).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5).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6).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7).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8).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5.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6.总结: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7.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

效果;浓淡相宜

8.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9.作业: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

第三课时

目标: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作者的情感美。

1.检查作业:出示写荷的诗句和幻灯片。

前两节课,我们欣赏了本文的语言美和画面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作者情感肯定很美吧?这节课我们来体验朱自清的情感美。

文本框: 教  学  过   程2.作者作品等知识简介

3.回忆作者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4.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情感美)

(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5.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6..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面对美景他摆脱烦恼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此可见现实不令其满意。

第四课时

一、朗读本文自己最喜欢的语段(5分钟)

 

二、回答学生疑难(10分钟左右)

三、课后有关习题选讲(15分钟)

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情与景的交融:小路幽僻、寂静,树木阴森森,心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身外有无边的荷香月色,面对美景,内心有淡淡的喜悦;蛙叫蝉鸣,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摆脱不了愁思;写采莲盛况,思接千载,暂得解脱,但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 

1、背诵第4至6段。 

2、书面完成“练习”二、三、四题。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14

主题

世间最美的坟墓

4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体会散文情景理的完美结合;感受文章语言的简洁清丽之美。

 

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茨威格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

 

教材分析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掌握好文章中的寓情于景与对比手法的运用。

 

 

1.散文中情景理的完美结合;

2.体味饱蘸作者浓烈情感的语言下的朴素美。

 

教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1.听录音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名?画出来。(板书:托尔斯泰   拿破仑   歌德  莎士比亚)

2.感知人物: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三位名人会出现在这文中呢?起到什么作用呢?

当我们没有思路时,有目的的了解这几位名人,会给我们很好的解释。

    明确:三位伟人的墓是一种庄严的美、华丽的美。这种“美”与他们“伟人”的名声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符合常人心理的,伟人死后,人们会用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方式来纪念他们。

而托尔斯泰坟墓的朴素美与他淡泊名利、追求平民化的生活也是和谐统一的。因而,只有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才能让人体会到这幽暗


 

的小土丘的“宏伟”,才能让人感到托尔斯泰的与众不同。作者认为它是“世间最美的”。

1)走进名人(主要看他们功绩即可,帮助学生去进行比较):

l  托尔斯泰:

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想必大家早有耳闻,他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但是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他的著名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在座的也一定有人拜读过。他热爱人民,同情人民,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里均有体现,其中《复活》是他跟贵族地主阶级彻底决裂的代表作,也是他创作的最高峰,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列宁曾高度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PPT只要展示一句总结的话即可,如:托尔斯泰:俄国的一面镜子——列宁)

l  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人称奇迹创造者。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1815),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曾经征服和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广大领土。他去世后九年,新的奥尔良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的塑像重新竖立在旺多姆圆柱上。1840年,法国七月王朝的国王路易·菲利浦派其儿子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该年1215日,拿破仑的灵柩被运回巴黎,在经过凯旋门后安葬到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

l  歌德: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的绰号为浪游者在法兰克。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51128日,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结果歌德名列第7位。

l  莎士比亚

这里的莎士比亚最为我们所熟悉,我们看过他的很多书或者戏剧,如《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戏剧之父。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他的朋友、著名的戏剧家本·琼斯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

2)感悟名人

师:通过我们的了解,我们发现,这些名人都是伟大的,他们生前都声名显赫,而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墓地与他们生前是相称的。(出示墓地图片)。他们的墓地同学们能不能用几个词来描述下。

(雄伟,富丽堂皇,庄严)

师:三位伟人的墓是一种庄严的美、华丽的美。这种“美”与他们“伟人”的名声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符合常人心理的,伟人死后,人们会用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方式来纪念他们。那作者在这句话中,又是怎么描述托尔斯泰的坟墓的呢?请同学来读一下。

(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文本框: 教  学  过   程师:同学们能不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托尔斯泰的墓呢?文中出现最多的是哪个词?(朴素)

(庄严肃穆→为何庄严肃穆:和别的墓地不同,不华丽→朴素)

师:引用三个名人的华丽的坟墓,与托尔斯泰的朴素的墓构成了什么呢?

(板书:对比)

师:通过对比,作者有什么意图呢?

(只有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才能让人体会到这幽暗的小土丘的“宏伟”,才能让人感到托尔斯泰的与众不同。作者认为它是“世间最美的”,体现了对作者的尊重和崇敬。)

师:用作者的话来说,这个坟墓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那么这种感情是一种什么感情呢?为什么无名墓冢会给人如此大的震撼?哪种朴素美体现在那里?我们通读全文,找出从客观上描写无名墓冢的句子。
 
 

二. 悟·景

1.朗读:全班齐读

要求:注意文中的个别字词(用PPT展示)

2.默读并划出关于无名墓冢的句子:。

3.感悟朴素美:

1 远离尘嚣的长方形土堆; (极为普通)

2 无人守护,无人管理;        (入土为安,不劳顿他人)

3 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至连名字也没有。 (淡泊名声)(排比)

(板书:墓地外形:朴素美)

语言:文字简洁,行文朴素,简朴的语言写朴素的坟墓。语言深挚动人,感情热烈浓厚。

写作手法:排比、比较、衬托、白描

多角度描写:直接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用于每句分类)

  

第二课时

导入:大家在课后作业中,结合了墓地的外在来分析了墓地的朴素美与世间最美的关系,(板书景)我们在初中学过《陋室铭》,里面作者有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如我们今天的课文一样:斯是陋室,惟谁德馨?(托尔斯泰)这节课,我们就要从人格美来看世间最美的墓地。

一、感·情(板书:情)

上节课,我们围绕我们那句“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出发,通过对比、白描、衬托、排比的修辞,看到了墓地的朴素之美。现在我们有请几位同学来领读,其他同学思考一下问题:

1、寻找与文章最后一个句子相似的句子。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文本框: 教  学  过   程2、这些句子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呢?

1)第一句话:交代了作者去俄国的最大感受,说明作者写此篇文章的用意,两个更,体现了作者浓烈的感情。也引出了下文,交代作者对坟墓如此大的感受的原因。

①找原因:

师:我们顺着这一句话往下看,找到托尔斯泰的选择的原因?(文中句子)

明确:我感受到晚年的托尔斯泰在追求一种恬静、自然的幸福。他儿时听到关于幸福的古老传说,就和哥哥在庄园里亲手种树,多么天真无邪,多么富有童趣。而饱经忧患、历经磨难的托尔斯泰晚年回想起这些往事,突然觉得“自然、宁静、远离世俗”才是幸福的,于是他愿意将自己埋骨于此处。

②感悟:为何托尔斯泰会如此选择淡泊,给我们一种相忘于江湖的感觉呢?这与他的思想和生平离不开。

明确:要理解这段话其实并不很难,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其中的一些语言信息,比如:“远离尘嚣”“饱经忧患”等,再结合我们对托尔斯泰生平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他的选择。

2)第二句话:第二段的一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托尔斯泰的坟墓,使他的坟墓成了给人印象最深刻、最感人的,紧接着交代他对别人的影响。

①默读;2 要求:找出坟墓给别人影响深刻的句子(包括瞻仰者的心态和情感)。

②看对比:这一自然段其实有很多的对比,同学们刚刚找到的句子里(见PPT),有没有同学告诉老师,哪些用了对比,得出什么效果?

明确:文中运用对比,突出了托尔斯泰墓地的宏伟和感人。

3、议墓主(板书:议)

其实作者的思想在文中也有直接地陈述,找出文中作者议论的话。明确:作者明白的议论,把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的展现。

小结:文中的第一段主要叙述了作者对托尔斯泰墓的感受,并交代了墓地的由来,而第二自然段通过对比手法,多种描写手法,对托尔斯泰墓的朴素做了进一步描绘,赞颂了托尔斯泰崇高的朴素和追求朴素的精神,抒发了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的热情颂赞和无比敬意。(PPT展示)

 、问·作者

学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为什么作者去俄国之行,只记录了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记录别的呢?这就要和我们作者的背景相互联系起来。(PPT展示)

三、结语

通过学习,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我们本篇文章的重点: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对比,反衬,排比等,而且借景抒情,作者通过情景议,夹叙夹议,给我们很大的触动。(PPT展示)

品味作者的深切感悟,品味散文朴素、简约的语言风格

关于语言风格,可作以下点拨:

1.首句落笔点题,用凝练的语言准确地对托墓作了评价。

2.对托墓的描写都是白描,淡淡几笔便揭示出墓地景物的本质特征。

3.平淡的叙述蕴含着深远的意味。如,“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了。”

 

世间最美的坟墓

                托尔斯泰    朴素美   震撼

       对比       拿破仑

     衬托        歌德          雄伟、华丽

     排比       莎士比亚

白描

       外在   朴素美

 

1、思考题(课后第四题):本文标题说,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但是,课文描写的托尔斯泰墓“只是一个长方形土堆而已”,…...这些描写与我们的标题相符吗?为什么?(结合今天的上课知识进行回答)2、作业本选择题完成

2、结合老师给的重点,写一个赏析。

3.、继续完成练习。

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

 

隆昌县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15

主题

画里阴晴

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1.了解作者提出的艺术创作贵在创新的新主张。

2.理解作者的艺术观点──既要传统,又要借鉴外国文化。

 

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自然含蓄,并领会思想的深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味文章自然含蓄的语言特色。

2.掌握文艺随笔的基本写法,提高阅读此种文体的能力。

教材分析

 

1.重点把握文章论述的中心及领悟作者对画里阴晴的感受。

2.学习本文的行文结构。

 

 

理解作者是如何在画中体现他的创作思想的。

 

教前准备

PPT课件

 

     

一、导入

对天气的感受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阳光明媚的晴天,有人喜欢烟雨蒙蒙的雨天。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同学对天气的阴晴有什么样的感受,大家一起来谈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晴天或为什么喜欢雨天。

 学生谈论,发言。

看来大家对阴晴都有自己的见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的散文《画里阴晴》,看看他对阴晴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字词检查

嫩(nèn)绿     渗(shèn)进     朦(méng)胧       妖(yāo)柔

意境      事故      变态      投靠      派生      鱼和熊掌     

采用抢答法,要求学生读出音、说出义。

三、作者简介

吴冠中(1919- ),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出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考取旧中国教育部公费留学法国。1950年返国后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终生探索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画之余偶写文稿。国内外已出版画集四五十种,文集近十种。曾在英国、美国、法国、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举办画展,获法国文化部文艺最高勋位及巴黎市金勋章。

四、解读全文

(一)概括段意

1自然段由默看细雨湿桃花起笔。先叙述路过故乡的感受。

2自然段承上赞美湿的景色格外有韵味

3自然段转而说明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的因由。

4自然段综上所述,借用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作比喻,说明阴和晴两种审美趣味可以并行不悖。

(二)思考讨论

1.第1自然段中,作者如何描写宜兴春雨?引用默看细雨湿桃花的诗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本段对江南春雨的描绘虽只寥寥几笔,却形象、生动、传神,别有一番意味。

解析:描写宜兴春雨的句子: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妖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在这里,引用默看细雨湿桃花的诗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起笔,引出话题。

2.第12自然段是通过哪个词语衔接起来的?这样过渡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第12自然段是通过湿这个词语衔接起来的;这样过渡显得自然、紧凑。

解析:第1自然段说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第2自然段紧承上段,说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第12自然段紧密结合,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

3.湿和雨在普通人眼里和画家眼里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在普通人眼里,湿和雨景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画家的眼里,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作者从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渊源,觅到了知音。

解析:因为雨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使本来不协调的颜色也协调了起来,增加了大自然的另外一种美感,所以作者觉得雨后的大自然很有韵味。这是作者以画家的眼光观察自然的独特感悟,加进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表达的也是这种感受。作者这种对雨后湿景的独特感悟,是中心论点得以确立的前提和条件。

4.西洋油画家对阳光和阴雨的感受和表现与作者有什么不同?第3自然段对推出中心论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西方油画家崇尚阳光,而作者却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第3自然段主要说明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的因由,为推出中心作好了铺垫。

解析:西方油画家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色彩感受,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审美趣味来表现。而作者却喜欢画阴雨天景色,他的水彩画其实是水墨画的变种,模仿西洋画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此段已经初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既不盲目追随西方画法,又不囿于传统技法,是二者之间的一个变种,为下文归结论点作好了铺垫。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复习课后作业导入。

本文的中心是论述艺术贵在创新,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中心的?

参考答案:作者是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最后才点明这一中心的。

文本框: 教  学  过   程解析:文章开始,作者由一句诗引入话题。第2自然段承接第1自然段表明作者的审美看法:湿的景色格外的有韵味。接着作者说自己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而不喜欢西方过分追求色彩的风景画。在层层铺垫、步步蓄势的基础上,正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换言之,即艺术贵在创新。

二、领会主旨

1.作者的创新表现在什么地方?

参考答案:作者的创新体现在:他既继承了传统绘画技法,同时借鉴了西洋画法,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

解析:第4自然段中的几句话: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说明作者的绘画是中西方两种绘画方法和技巧的糅合。

2.文章为什么以画里阴晴为题?

参考答案:以画里阴晴为题,既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又隐含了作者的观点──艺术在于创新,同时,突出了文章的意境。

解析:本文主要是围绕绘画的方法和技巧展开内容的。中国传统的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作者也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而西方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色彩感。作者最终走了一条中间路线:既承袭传统绘画技巧,又借鉴外国的绘画技法,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因为艺术的可贵在于创新。以画里阴晴为题形象地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从而突出了独特的意境。

三、品味语言

1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这句话采用了衬托手法,突出了雨后大自然的美好宜人。

解析:衬托的特点是,以客体衬主体,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例句中就是以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来反面衬托雨后大自然带给人清爽宜

人的感觉。

2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请找出这个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说出其作用。

 

 

参考答案:,名词活用为动词,使语言更加简练。

解析:文言词在现代文中的灵活运用,会使现代文读起来更加精练凝重,假如改为天微微下着雨,那么,读起来就觉得有些啰嗦。

3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句中的浓酣一词可以改为浓重吗?

参考答案:不可以。

解析:浓酣一词除具有浓重的意思之外,还具有尽兴、畅快的意思。如果换成浓重,就不足以表达雨后湿景带给人的这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四、小结

全文由宜兴春雨引出有关绘画的审美论题,然后就两景在普通人和画家眼里的不同,说明不同的审美情趣使人们对阴雨产生不同的感受,而后又从西洋画家对阳光、阴雨的表现与作者不同的角度,说明不同文化传统的熏陶对画家不同的影响。最后一段用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来说明作者的艺术观点──既要传统,又要借鉴外国文化。

画里阴晴

西洋派——投靠阳光,陶醉阳光(晴)          阴晴兼画    

 

作者——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阴)      中西兼用

 

 

艺术贵在创新

1.本文的中心是如何提出的,请仔细阅读、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第3自然段对推出中心论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运用网络搜集并整理吴冠中的作品及相关材料。

3.运用拟人手法另选话题仿写句子。

例句: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

4.欣赏水彩画、油画、水墨画,从色彩、技法、内容上进行比较,谈谈你的感受。

把抽象的观点用吴冠中老先生自己的画作进行匹配,比较容易理解,这算是一个比较亮的地方,但同时,对第一段的解读上,对“湿”字的重点抽读上,仅仅停留在对写法的分析,没有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湿”的意境美,从而造成与下一自然段的过渡不够自然和谐。

隆昌县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17

主题

边城

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学习小说细腻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方法。

 

与方法

1.美读课文,提高学生对含蓄语言的感悟能力。

2.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学生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材分析

 

 1. 把握作者塑造的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淳朴的人性美。 2. 体会课文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

 

理解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感受小说中蕴含的“人性美”。

教前准备

PPT课件

 

     

一、导入 (1)在二十世纪初的湘西农村,有一个穷苦的孩子,他十四岁加入本地土著军队,流转驻守许多地区。古朴的风土人情使他萌发了写作的欲望,于是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来到北京学习写作。对世界、对人类、对大自然的爱使他写出带有乡土气息的作品,这些作品使这个“乡下人”成为了30年代中国京派作家的代表,享誉中外,他,就是沈从文。 这节课,我们就来拜读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神游于作品描写的几十年前的湘西,感受那里闪烁着的正直朴素的人性美。 (2)创设情境进入课题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二、介绍作者  沈从文先生(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有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主要代表作有: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三、《边城》解题   作者以“边城”为题有什么用意?   边城,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从时间、文化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四、赏析课文        1.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环境和心理对表现人物、主题具有重要作用。大家朗诵几段自认为写的好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说说它们对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处,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解析:世间万物都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在成熟的生命中,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她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样热烈勃发,所以,有点“薄薄的凄凉”。总之,一方面是因为内心寂寞惆怅,一方面是因为迸发出骚动不安的爱情的火花。景物描写衬托了人物的内心。       第二处,第一部分“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解析:翠翠满腔心事,却无人能诉说。看着船上人悠闲的神态,更使翠翠感到孤寂,因此哭了起来。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苦的深意。翠翠无来由的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翠翠不同于城市中的少女的心理。景物表现了人的内心世界。       第三处,第三部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翠翠的心被吹软了。”解析:“对溪除了草虫的轻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说明翠翠等待的人没有来,翠翠对爱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悲剧。不善表达的翠翠,拿出芦管去吹,而爷爷那抒情的曲调,使翠翠的心变的安静起来。景物描写含蓄的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      第四处,第一部分“月光如银子……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安睡了。”解析:温柔的月光,天籁般的虫鸣,这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详,那么淳朴,翠翠和爷爷在这样的环境下说故事,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优美的生命形式,这正是作者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环境描写营造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全文类似这样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很多,它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2. 用一个词来概括翠翠的形象。 明确:《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纯粹的美”和“清洁的灵魂”是这篇小说的人物特征。   翠翠的形象是清纯。十五岁的纯美少女,她纯真聪慧、像一只小鹿那样活泼健美。恬静、温柔、纯净、灵动、忠贞,如水滴般明澈清透,又充满青春活力,从外表到内心都姣好无比。这样美的人性的悲剧就更令人伤感和哀婉。她对爱情的追寻却总是在梦境状态,如同期待那每夜都会入梦而来的傩送的歌声。   :情窦初开,“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渴望新的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下桃源县,过洞庭湖。深深的依恋爷爷,担心爷爷会离她而去。当她设想到爷爷要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的时候,就吓怕起来,“一面锐声喊着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喊爷爷,看见爷爷依然后,小“小心子还

 

跳跃不已。”朦胧中渴望着爱情。听父母的故事,神往倾心。间或吸气,释放心中被压抑的“分量沉重的东西”。对傩送一见倾心,但又含蓄而不善表白。在梦中听到傩送唱的歌,梦见自己摘到了平常摘不到的虎耳草。当爷爷提及到傩送向她攀交情的时候,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借故走开。天真而幼稚。爷爷在溪中渡船,她一个人坐在悬崖上,觉得很悲伤,看见萤火虫闪着蓝光,便又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可以说,翠翠是淳朴的边城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女孩形象。她过着自由的生活,关心爷爷,也被爷爷宠爱关心;但她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祖父并不能真正理解她,她的内心是清纯的,同时又是孤寂的。  (解说理由时必须结合文本,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角度加以阐述。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   

五、课文总结   要求学生结合课堂讨论的内容,对这篇小说作总体的概括。明确:作者笔下的小镇,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没有等级功利之争,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外公对孙女的爱怜,翠翠对傩送的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兄弟之间诚挚的手足之情,都代表了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在自然的明净之中,更有人情心灵的明净。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隐含了对现实生活古老美德和价值观失落的痛心,是对重建民族品德和人格的希望。

 

 

1.阅读《边城》全文。

2.试着写一段关于翠翠的外貌描写

 

我觉察到了学生、我与《边城》的疏离,我和学生的疏离,我渴望将自己的这些体验汇入到《边城》所在的那一条人类整体经验的河流中去,虽然未知前方在何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小说中所揭示的人类的最真挚、最朴质的情感是会让我们用心感受到的。

隆昌县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18

主题

林黛玉进贾府

4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1.了解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3.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与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教材分析

 

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是重点,

 

体会《红楼梦》一书的反封建意义是难点。

教前准备

1.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文内容,教师可简介《红楼梦》开头15回的内容。

2.作者介绍最好简要些,切勿把学生引入对作者家世的考证中去。

3.讲授中应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重点,体会《红楼梦》一书的反封建意义。

4.如有条件,让学生看一次《红楼梦》影视剧中的有关部分,或阅读《红楼梦》全书。

 


     


在贾府里聚居着两类人:一类便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少数主子,他们的荣华富贵依恃那握有“万几宸翰之宝”的皇帝;另一类则是人数众多的为主子服役的小厮、媳妇(此处指女仆)、婆子、嬷嬷以及等级不同的丫鬟,他们是受压迫、被奴役的奴隶。

 

 

 

总结: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宁、荣二府都是奉皇帝之命“敕造”的,“荣禧堂”的匾额又是皇帝御笔书赐,室内陈设的“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和尊敬,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座上珠玑昭日月”的豪门贵族。作品中的人物多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形成了各自的性格。

下节课我们就会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主要人物的各自性格特点。

第一部分(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

24段是第1层,写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

56段写林黛玉见王熙凤,是第2层。

711段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这是第3层。

1214段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是第4层。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课外选读《红楼梦》部分章节,或者阅读《红楼梦》全书。

1、运用多媒体技术,要舍得舍弃,不要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教学模式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有所得。

3、对语言的朗读品味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隆昌县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19

主题

士兵突击

3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极具个性的人物形象。
 
通过分析文中语言、肖像、动作描写的作用,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人物形象。
 
 

 

 

与方法

自主阅读法、课堂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学习当代军人善良、执着、坚毅的宝贵品格,体会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生死与共的战友情。

 

教材分析

 

1、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文中语言、肖像、动作描写的作用,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人物形象。
      2
、感悟当代军人善良、执着、坚毅的宝贵品格,体会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生死与共的战友情。

 

由人物形象的个性美而体现的共性美

教前准备

PPT课件

 

     

一、导语设计
      
我们常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是那么残酷,“优胜劣汰”是竞争的不二法则。我们也常常读到在竞争中出卖朋友、甚至出卖亲人的故事。我想问问同学们,竞争,真的是如此冷血、如此残酷吗?我们又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这节课,我们共同阅读小说《士兵突击》选段,看看能否从中寻找到答案。
      
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走进许三多的世界,走进那特种兵选拔的竞争中。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引导:环境、情节、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情节在小说中表现为一系列事件,它是人物性格发展的纽带。情节发展包括哪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为复述做准备。
      2
、学生复述课文,体会情节的曲折。
      
三、互动探究,鉴赏人物
      
引导:“艺术美的根本在于艺术的典型”(蔡仪《美学原理》),艺术典型在诗词中表现为意境的典型性,在小说中表现为典型人物,即个性鲜明又具有某种共性的人物。下面,我们就共同鉴赏小说的人物。
     
(一)鉴赏人物的个性美
      1
、首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2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人物,有个要求:必须按我给出的句式回答问题。
      
句式:我喜欢文中的        (人物),因为他       ;你看他      (列举文中人物的言行和心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3
、我发现没有人说自己喜欢成才,能说说你不喜欢他的原因吗?仍用上面的句式,只是要把“喜欢”换成“不喜欢”。
      4
、伍六一最后的弃权,与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是否矛盾?
      
归结要点:在这场竞争中,成才胜了,他终于成为“三位”中的一位,可实质上,他抛弃战友的那一刻,他的失败已经注定;许三多胜了,他不但成为特种兵,还成为一个所有人都喜欢的人,只因他始终记住了,而且践行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伍六一也胜了,他的弃权,不是他缺乏信心,缺乏拖着伤腿前行的勇气,而是为了不拖累许三多的放弃,他放弃了自己,是为了不抛弃许三多。
 
(如此说来,在这场竞争中,那些被淘汰的士兵才是真正的失败者?)(过渡,引出共性美的鉴赏)
     
(二)鉴赏人物由个性美所体现的共性美
      1
、课文选段的开头部分,那个“强弩之末”的小部队冲过最后一个火力点时,“那个掩护的兵也被射中了”,“那两个兵最后看了一眼”,“才开始他们精疲力竭的奔跑”。如何理解“最后看了一眼”?
      2
、文中还有其他两处,表现了这两个战士“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请快速找出来。
      
归结要点:“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不是许三多独有,也不是钢七连独有,这是真正的士兵共同的信念,也正因有这种信念,在战争中,在绝望的境地,我们的部队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四、探究文题含义,升华主题
      1
、我们探讨了文章的人物,我们看到了那样一群普通又高尚的、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抛弃,不放弃”的士兵,在为他们精神而倾倒的同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小说的题目为什么是《士兵突击》?
      
在任何困难和灾难面前,像士兵一样突击,像许三多们一样,不抛弃,不放弃!
 
 


 

 

  2、在我们国家,在我们身边,哪些事件体现了“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

五、课堂小结
      
轻轻地合上书,让我们走出许三多们的世界。然后,让我们再回到课程伊始时的两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竞争是真的残酷吗?是的,是残酷的,你看看这场竞争中,伍六一的脚“扭的不成形状”,以至于残废;再看看无名战士,终点已然在望,胜利却与他们无缘……那么,在竞争中有没有真情呢?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从许三多身上,无疑会找到一个不错的答案——(集体胜于一切的团队精神,让许三多成长,同时也让我们这些现代人深思,扪心自问,在利益冲突时,我们是以集体为重吗?当你个人获得优秀时,你想到过支持你帮助过你的人吗?当你的工作失误时,你是勇于承担责任还是逃避?当你的下属犯错时,你是劝慰还是责怪?当你的世界里出现不公平时,你是怨天尤人还是积极向上?不抛弃,不放弃,这是钢七连的精神,也是许三多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环境      中国军营

人物    许三多、伍六一、成才     不抛弃、不放弃

情节    许三多的成长、蜕变

 

 

 

 

 

 

练习一:有关人物思想性格的分析。

练习二:人物语言与人物。

 

 

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有了丰富多样的信息平台,从课前预习到课堂学习、及课后温习,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从而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个人潜能,更能将我们的教学目标实现,将语文的人文关怀渗透得更充分、更有效。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21

主题

将进酒

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1赏析句子,品悟诗歌中蕴涵的复杂感情

2、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诵读诗词

 

 

与方法

学案导学,小组展示,

音读、意读、情读、美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领悟诗人于坎坷中见豪情的人生观

 

教材分析

 

掌握诗歌鉴赏的要领,理解诗人的诗酒人生

 

 

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诵读诗歌,达到美读的效果

 

教前准备

PPT课件

 

一、 导入                                                    时间(2分钟)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了人生的忧愁,因酒翱翔于自由的时空、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佳作传世扬名,酒催诗生,诗随酒发,相伴而留香千古。今天我们就继续鉴赏“酒中仙”李白的著名劝酒诗《将进酒》,并共同研讨他的诗酒人生。

二、讲解新课

(一)、提问背诵     时间(5-7分钟)

分组抽考背诵第一节或第二节,小组加分或扣分。            

(二)、“情读”环节:赏析句子,品悟诗歌中蕴涵的复杂感情

A、句子赏析:             时间(18-22分钟)

 

学生活动:小组课下研讨问题,归纳总结,课上进行展示交流,其他组学习质疑,共同鉴赏名句,把握情感,学习鉴赏方法。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文句解读:你没有看到汹涌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下,滚滚东去,奔腾至海,永不复还。

修辞手法:夸张             

问题研讨:

1)此句可以改成“黄河之水山上来”吗?

明确:不能,作者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2)搜集“流水”的意象的诗句,简要分析这一意象常表现的主题。

《论语》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

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流水”意象——以江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文句解读:你没有看到悬于高堂之上的镜子中悲愤的白发,晨曦还恰似青丝,入暮便已如皓然霜雪。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

问题研讨: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又想到了什么样的人生?结合诗文简要赏析。

明确:人生和江水一样,江水的流逝正像一个人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逝一样一去不返。短暂的人生,“朝如青丝暮成雪”,早上还是“青丝”,傍晚就青丝成雪,极言短暂。

      悲哀的人生,人生苦短,以年过半百却功业未成,不仅悲苦。

(补充李白的悲不同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柔婉的悲,李白的悲——悲而不伤,悲而愈壮,就是说不仅是“悲”的,而且还有一种“壮”的感情融于胸中。)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文句解读:人生得意之时既需纵情欢乐,莫让金樽空对一波月色。我有雄才伟略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烹羊宰牛聊以享乐,只一豪饮便应当是三百杯。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

 

问题研讨: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哪两个字用的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必”和“还”,这一句表明诗人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并表达了作者有高度自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它是一种真正的“乐”吗

明确:①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②不是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这种及时行乐,寻求一种自我安慰

4、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文句解读:岑夫子,丹丘生,继续喝啊,切莫停下。我要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倾耳细细听:钟鸣鼎食有何富足,只但愿长久沉醉下去再也不复清醒。

问题研讨:

1)作者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文本框: 教  学  过   程明确:使得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于变化。

加快了诗歌的节奏,使得诗歌的旋律加快了,旋律的加快实际上就反映出作者这个时候的心情是非常激动地,他的情感由原来的欢乐变得狂放起来。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的真心话吗?作者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真心话,真正想做的是建功立业,并不是“长醉不复醒”。只是因为当时仕途失意,志不得抒所以才这么说,一方面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

5、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文句解读: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

问题研讨: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单提到“陈王”曹植呢?结合曹植生平试做简要分析。

明确: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以曹植自况,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6、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文句解读:主人啊,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了呢,那就应当买了酒来让我们恣意畅饮啊!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豪奢的千金裘,叫仆人拿去统统换了美酒,

        我要与你们一起借这千杯美酒,消融那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问题研讨:

1)作者和朋友一直“将进酒,杯莫停”,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为什么还要“呼儿将

出换美酒”?明确:借酒浇愁

2)作者“愁”具体指的是什么?又为何说“万古”?修辞手法?

明确:愁——青春易逝,人生苦短,贤不必用,壮志难酬。

      万古——夸张,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绪。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众多怀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的共同的愁绪,这的的确确是“万古愁”。

教师活动:组织各问题过渡,对学生展示鉴赏的每一项内容都进行总结和补充,明确各诗句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走入作者,把握情感。

文本框: 教  学  过   程合作探究——李白的诗酒人生       时间7-9分钟)

学生活动:小组课下研讨问题,搜集李白生平资料和李白饮酒的诗词,明确问题答案,

课上进行展示交流,其他组学习质疑,共同研讨李白的诗酒情缘

1、“天生我材必有用”和“但愿长醉不复醒”代表了哪两种人生观?为什么有这种矛盾的心境?(结合诗人李白的政治梦想与人生经历进行分析)

明确:积极入世,消极避世,这正是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到了长安。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权贵,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仕途坎坷,抱负难伸,使得他的心灵世界总是处于痛苦的境地,一方面想入世,一方面又不得不避世。所以在他的诗词中总有这种矛盾的体现,也使文章感情起伏波折,同时为了求得心理平衡,酒就成了李白的挚友。

2、我们都知道李白是“酒中仙”,谁能说说有关李白和酒的诗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思考化用诗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迅速融入学习诗歌的氛围。另:可以提醒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诗歌,就会给作文增添一笔文采。)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到李白把诗、酒当成自己的朋友,诗和酒是李白于坎坷、失意中的一种自我安慰、自我解脱

教师活动:

        明确问题答案,引入李白生平和李白饮酒的故事,进行总结归纳,进行德育指导

(三)、“美读”环节:创造性的诵读诗歌                            时间:(5-13分钟)

教师活动:先放濮存昕、焦晃、高二五班于晓琳的第一节的朗读,让学生对比感悟,强调读出自己的感悟就是成功,并创设诵读情境,让学生有诵读意识,在全文鉴赏后,创造性的诵读诗歌,读出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        

再放配乐渲染情境,让学生练习,鼓励展示加分。

学生活动:对比感受名家和同学是如何诵读的,借鉴和激励自己创造性的诵读诗歌,对诗词进行美读,积极展示为本组加分。

(如果前面鉴赏用的时间过多,把展示留到下节课。)

 

W020101108624039455085

1、“美读”《将进酒》,下节课分组抽查进行个人展示。

2、写一段关于李白诗酒人生的感悟或评论(写在周记上,200字左右)。

 

 

 

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支点。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21

主题

琵琶行

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与方法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文中同是为突破口,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全诗,把握作者和琵琶女产生共鸣的基础。

教材分析

 

诵读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

 

     

一、导入

二、阅读
 
  第一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默读一遍。
    检查(合上书本):
    ①琵琶女弹奏的是什么曲子?
    《霓裳》(霓裳羽衣曲)、《六幺》。弹奏技艺如何?
    高超。你怎么知道的(请用诗中语句回答)?
    ②本文写了几次演奏?
    三次。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你能说出本文比较有名的句子有哪些吗?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④问:哪位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来讲述一下本文的故事?简练的语言……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词。
 
  第二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深入钻研课文。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作业:①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②有收获的地方记下来,大家共享;③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提几个问题,并强调,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就没有必要学习了)。
 
  ……初步阅读,总有点感受,请随意谈;肯定也有问题和困惑,提出来,共同研究解决。可以解决一些,有些留待下面研讨。
    上面的工作其实就是平时老师强调的预习,预习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课上再来解决。怎样预习,我们学会了吗?以后就要课下用,尽量不要课上进行,否则,是要影响课文学习质量的。

三、解读
 
  ①任务:再一次朗读课文,大家能不能发现文中的主旨句是什么(表达全文中心的句子),并说出理由(为什么这句是主旨?)。
    统一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公认的主旨句,为什么?
    ②引导学生解释本句(详细,翻译和理解)。
    紧扣“同是”二字,看到两个人物哪些地方相同?
    ③归纳,“类似的遭遇”(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概括)是:
    琵琶女:色艺超群、红极一时
    白居易:官至左拾遗(谏官) 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诗艺出众
    琵琶女:年长色衰、处境寂寞;
    白居易:谪居卧病,孤独寂寞;
 
  琵琶女的转折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被无情的岁月抛弃。
    白居易的转折原因: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得罪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被上层社会抛弃(贬官)。
    ④这里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过去衬现在,突出了两人寂寞孤独,无人理解的艰难处境。
    类似的遭遇、一样的体验、相同的感受。诗中既刻画了一个漂流沦落,凄楚孤苦的琵琶女形象,又通过“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抒发了作者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后的苦闷心情,塑造出作者横遭贬谪,郁郁寡欢的形象。
 
  ⑤总结: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理出本文的线索和思路:
        白居易       琵琶女
       (暗线)       (明线)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交汇点)

⑥问:两条线索我们搞清楚了,现在我们研究一下题目,再来体会一下本文线索的主次轻重。
 
  ⑦题目是“琵琶行”,“行”只是一种体裁的标志,也就是写琵琶的意思。按照本文的人物来看,写的是琵琶还是琵琶女,还是另外有别的意思?
 
  ……学生思考、讨论。(你们说白居易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处处写琵琶女,实际在处处写白居易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暗线写,正是白居易手法的高超,如果不仔细品读,还真以为是在写琵琶女呢,让人误解的时候,也让人明白:我白居易不爱表现自己,原来他是含蓄地表现自己。
 
  ⑧教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品味语言。
 
  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品诗,除了要好好朗读外,就是对语言的咀嚼推敲,体味诗人炼字的高超技巧。

 

 白居易       琵琶女
 
     

(暗线)       (明线)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交汇点)

 

 比喻,就是用熟悉的来比方不熟悉的,使人容易理解,那么请大家用自己想到的合适的比喻来描绘一下本文高超的演奏技艺(可以是课下作业)。

为什么琵琶女“老大”时才要嫁作商人妇?她觉得嫁给商人幸福吗?我以为这不算个问题,可是我的不经意一提,却发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同学说:商人走南闯北,居无定所,琵琶女嫁给商人生活漂泊,所以伤感。有的同学说:商人有钱,再加上经常出门在外,容易拈花惹草,琵琶女不放心啊。有的同学说:商人重利轻别离,不懂感情,琵琶女的感情得不到慰藉。同学们的回答只涉及后一问,而未涉及前一问。同时,这些回答除了最后一位外,都是按照对现代生活的理解来回答的。可见,离开诗的具体情境,不了解历史环境,是不能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出发,否则,就不能得出客观的历史的正确的结论来。琵琶女年长色衰,当然只能下嫁,所以,嫁给商人就是下嫁了。因为,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经商者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经商是人们瞧不起的职业,商人受到社会的鄙视。琵琶女年长色衰,失去了让五陵年少喜欢的资本,不能不委屈下嫁给商人,这让曾经荣耀一时的琵琶女怎么能够不伤心悲凉呢?商人又是一个重利轻别离的人,这让感情丰富的琵琶女怎么能够不“梦啼妆泪红阑干”呢?*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22

(单元)

主题

雨霖铃

1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写景的妙处,感受词中的情感和凄凉孤寂的意境,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与方法

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的幽怨伤感之情。

教材分析

 

1、理解词中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学习鉴赏名句,初步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

 

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教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          导入设计

由学生较感兴趣的流行金曲入题(你对流行金曲为何能流行,经久不衰有何看法?)。教师可补充导入:流行是一个时期的时尚,它总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人们内心某种共通的情感。那就让我们回到一千年前的宋朝,去听听那千年前的“宋金十大曲”——柳永的《雨霖铃》。

二、推进新课 1)、了解词牌和写作背景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 作者柳永,北宋中期婉约派大词人,少年时热衷功名,但仕途坎坷,官场失意,饱受白眼和打击。于是满腹怨恨,沉沦飘泊,花前月下,生活放荡,结局悲惨。相传他死时穷困潦倒,


 

家无余财,由一群妓女集资葬埋。他的词多写都市生活和与歌妓的交往,风格哀怨缠绵,婉转含蓄。 他仕途失意后,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情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以忍受,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凄楚哀婉的《雨霖铃》。 婉约词共同的特点:哀婉、无奈、凄清。 2)、诵读课文(反复诵读)

研读课文

设置问题:1、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离别情景。(学生讨论、思考)      2、三幅场景之间的联系,是否表达同一主题。 展示:离别之前的饯别\ 离别之时的不舍→ 伤离别 离别之后的想象∕ 明确:上阕写的是离别前和离别时的情形,下阕写的是离别后的情形。都是表达“伤离别”这个主题。         3、如何得知下阕是离别后的情形。(启发、讨论、思考) 明确:通过景物分析得知,上阕是实写,下阕是虚写。 小结:通过品味《雨霖铃》的画境之美,可以大致了解全词的内容,理清它的思路,初步感受作者深沉的情感。 设置问题设置问题设置问题设置问题:自古以来写离愁别绪的诗非常多,大多都能注意情景的结合。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前者写别前的环境,后者写别后之景,但给人的感觉却没有此词写离别写得这么曲折详尽、缠绵细致,意境深远,试讨论此词在写作技法上有什么突出之处?

(学生讨论)  提示:三幅画中都有哪些景和物对表达情感很有用,我们在品读时要特别注意。 (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设置环节设置环节设置环节设置环节::::名句鉴赏(老师点拨,学生讨论 发言的形式) 主要程序:一个名句引导启发 两个句子练习 训练名句(一)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此词中有一“千古俊句”,是哪一句呢? 2:看似寻常的两句词,何以冠以“千古俊句”?改为“今宵酒醒何外,芳草地晓风残月”如何? 3:改为“杨柳岸,凄风冷月”如何? 4:改为“今宵梦醒何处”如何? “今宵”三句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词中有画,景中含情。(提示学生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疏杨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训练:

名句(二)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将“去去”改为“此去”如何? 2、“千里烟波”改为“千里波涛”如何?  3、既然是“沉沉的暮霭”为什么“楚天”却会“阔”呢?这不矛盾吗? 此词不是简单的写离情别意,而更多的渗透了作者的“前途黯淡,归期渺茫,命运难测”的身世之训练:

名句(三)  “执手相看泪眼” 1、情人的离别,照我们当下的情形,一般采取怎样的方式?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执手”?为什么不用“吻别”“拥别”“话别”或是“挥手告别”甚至是“挥着手绢”等方式。      此处用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揭示内心活动,大胆率直,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总结:名句的特点易词造意品析法   拓拓拓拓展延伸展延伸展延伸展延伸 赏析李清照的《醉花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花瘦。

这首词的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是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的生活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四、背诵 说明 播放视频、提示字幕,在轻松愉悦中朗读背诵。      

五、课堂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融情入景,景景交融的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位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  

文本框: 融情如景  情景交融   

 

离别之前的饯别 (实)

离别之时的不舍                   〓〓伤离别

离别之后的想象 (虚)

 

今天我们赏析了一千年前柳永和他恋人的缠绵离别;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史,跨过江河,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旁;假期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同学们,把你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以“别离”为题 ,写一篇文章。

在课堂上,尽管有学生的活动,但是由于我的安排设计上出现问题,使得学生活动时间过长,教师没有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和评价,使他们缺少更大的施展空间。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22

主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词中联想与想象的思路

3,认识本词的豪放特色

 

与方法

诵读与品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作者感情的认识

教材分析

 

1,理解词中联想与想象的思路

2,认识本词的豪放特色

 

 

对作者感情的认识

 

教前准备

PPT课件

 

     

一、导入

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辩襄阳南阳。”是为名人诸葛亮籍贯之辩。同样,诸葛亮说孙权,联吴蜀,借东风,捉放曹的赤壁大战古战场究竟在于何方?也有过类似的争辩。有人据《水经注》,断定在今湖北省武昌县内,有人据《元和郡县志》,确认在蒲圻县西的乌林对岸。而更多的文人骚客却在黄冈赤壁发思古之幽情,直至近年来的出土文物才证实在蒲圻的乌林赤壁。

有趣的是蒲圻赤壁虽江山不改,但很少引人注目,而黄冈赤壁却游人如堵,名闻遐迩,甚至误把黄冈赤壁当成三国赤壁大战的古战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轼的出现。

 


 

二、作者简介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

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21岁时与其弟苏辙同榜进士,历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10796月被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审讯,史称“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精心著述。1084年旧党司马光执政,平步青云,后同旧党发生分歧,又遭诬告,被贬出京城,流放南方。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有“苏黄、欧苏、苏辛”之说。

被贬黄州期间(1080--1084),生活困难,极度苦闷,却又是他创作丰富、成就突出的时期,尤以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

三、关于词牌、题目

(提问:诗与词的区别,引出词的别称)

词又称长短句、乐府、曲子词、诗余等。

词牌只管格式(规定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单双调等),题目表明内容或范围。

“念奴娇”,一百字,又叫“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

四、放朗诵录音或范读

要求发挥想象与联想,思考上下片的内容。

五、描述上下片的内容并归纳

1,学生描述词的意境

2,讨论归纳

上片:咏赤壁,重在写景

    1—3    笼罩全篇

    4—11 面对江山    先总写江山,再总提人物。

下片:  1---6  回忆历史

    7---9    抒写己怀

    10—11,自我排遣

六、理解豪放的特点

我们知道宋词分为两大流派:婉约派、豪放派,那么,什么是豪放呢?

豪:雄壮的笔调。放:奔放不受拘束。

豪放词,气象阔大,境界雄浑,豪情壮志,奔放驰骋,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感情旷达而不哀伤。

本词哪些地方体现了豪放的特征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1,背景壮阔,气势磅礴,纵横开合。

大江——————赤壁

千古——————三国

人物——————周郎

我们可以想见在滚滚长江之上一位昂然独立,思接千载,俯首沉思,聚焦周郎的诗人形象。

 

2,江山如画,充满阳冈之美。

1)富有特色,是赤壁之景“乱石”两句对偶,一仰视一俯视,一写山一写江。写山突出其奇峭高峻,写江突出其汹涌澎湃,给人不同寻常的雄奇之感。

“卷”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大江东去的宏伟气势,展现了赤壁江山的生动画面,可从而想见当年赤壁大战的壮观激烈。

2)富有动感,切怀古之情

“乱、穿、卷”写形,“惊、拍”写声,“雪”写色。这些景物写得有形有声有色,雄壮奇伟;更重要的是,这种写景与咏史、怀古与抒情之间,映衬烘托,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十分壮美的意境。这壮丽辉煌的历史,叱咤风云的英雄(周瑜),悲壮激愤的情怀(诗人自己壮志难酬),只有配上这雄壮奇伟的景致才相得益彰,人事与环境才显得和谐统一。

3,人物奋发有为

“小乔”句写婚姻,更显年少英俊,奋发有为。

“羽扇”句写服饰,显其风度闲雅,从容不迫。

“谈笑”句写神态,显其韬略和战功,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4,抒情化悲愤为旷达

生读后五句,评述大意。注意理解苏轼的旷达之情。

“多情”: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对壮志难酬的感叹。

“人生如梦”虽不免消极,也只是一闪而过(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精神),下面的转语“一尊还酹江月”便冲破这种情绪,表现了一种豁达的胸襟和对于生活的热爱。正如《前赤壁赋》所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对人生宇宙的朴素辨证思想,使作者得以自我排遣。

上片:咏赤壁,重在写景

    1—3    笼罩全篇

    4—11 面对江山    先总写江山,再总提人物。

下片:  1---6  回忆历史

    7---9    抒写己怀

    10—11,自我排遣

作业

背诵本词,课外欣赏苏轼的其他作品。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记梦》等。

成功之处

有朗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参与踊跃结合教师范读学生收获很大有鉴赏方法的指导学生对这类诗歌有完整认识带领学生走进苏轼的人生学生对本词的理解更为全面。

 

不足之处课堂容量稍大有些地方没有品味充分教学环节略显粗糙问题之间的过渡需要优化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23

主题

师说

1课时

教学目标

 

与技能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材分析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

二、情境导入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

 

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出示课题】

三、作者简介、解题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1、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文本框: 教  学  过   程不拘于时,学于余

  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

 

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问题五】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点拨分析】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2)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20180524024416702

1、背诵全文

2、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

在教学《师说》一文时,我的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从幼儿园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年寒窗了吧。那在这十几年中,大家接触过不少老师。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老师的看法。通过这样一个提问,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对老师的看法,从而引出课文。

   学生对导入部分的问题很感兴趣,对于如何看待老师都有自己的贴近现实的想法。其实这个导入和课文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再深入一点,问一问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老师,从而引出“耻学于师”的问题,更好地和课文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