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城关职中中国红十字‘博爱家园——韧性社区”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新实践
2025年4月9日,为了更好推广‘博爱家园——韧性社区”项目经验,由中国红十字会和香港红十字会主办、四川省红十字会承办、内江市红十字会协办的“中国红十字‘博爱家园——韧性社区’项目共促心理健康进社区交流活动”在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开展,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项目管理处副处长张晓芳与香港红十字会、四川省红十字会、内江市红十字会相关领导和专家一行60余人到校交流,隆昌市副市长林蔓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城关职中作为香港红十字会支持四川省红十字学校心理健康项目的第一批学校,积极筹备了此次现场实地调研活动。学校在上级各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创意疗愈课程、情景化教学等特色实践,呈现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城关职中做到硬件设施与人文关怀双轨并行,积极迎接项目考察团。
考察团实地观摩了心理健康项目的多元实践。作品展上学生通过讲解创作的主题绘画及手工艺品背后的故事,展现艺术疗愈对学生情绪表达的积极影响;在团体辅导室、放松设备等专业化场地中,通过乐放松等技术的应用,凸显“软硬件协同”的服务模式。真人图书馆中10名参与项目的师生与考察团面对面交流,分享“从自卑到自信”“从疏离到共情”的真实转变历程。在创意手工互动活动中,20名学生带领考察团制作陶罐、漆扇、脸谱等,通过艺术创作释放压力,传递“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随后,考察团一行观看由我校师生共同学生自编自演的心理情景剧《做自己的光》和《本吒之赛道交响 人生乐章》,生动还原朋辈支持、师生互助的温暖场景,彰显项目对学生心理韧性提升的实效。
校长邱清和在总结会上表示:自2024年实施项目以来,危机干预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建的“职场心理适应课程”更使实习生离职率下降23%。这些成效得益于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与红十字会专业力量的深度协作,以及贯穿食堂管理、校园活动等场景的全方位心理服务网络,衷心的感谢来自香港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将再接再厉,力争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香港红十字会项目负责人高度评价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职业技能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有机融合”的特色模式,在此次四川项目过程中通过“资源精准注入、本土化适配”策略,探索出“创意活动激活参与、专业支持筑牢防线”的特色路径,未来将进一步推广“家校社协同”等模式,助力更多地区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态网络。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为川港两地搭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对话平台,更通过可复制的经验与创新案例,为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撰稿:贺世春
初审:田 媛
编审:蓝俊锋
邬家洪
终审:邱清和